棉纺织头部企业家代表齐聚线上谈举措说诉求,这场恳谈会值得好好复盘-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5日 09时21分43秒  信息来源:中棉行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近期围绕疫情影响,对近500家重点纺织企业以及东部15个产业集群、中西部13个产业园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5月下旬,浙江等地部分专业市场受疫情影响出现阶段性休市,现已全部恢复营业。开工负荷普遍恢复。根据调查数据,5月中旬前棉纺行业55%的被调查企业开工负荷不到80%,5月中旬后约56.5%的被调查企业开台率90%以上。根据调查情况,近6成纱线生产企业库存量达到一个月及以上,超出正常情况库存2倍多,近30%的企业坯布库存在1个月及以上

研判当前行业问题

为提振信心,把脉发展,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形势变化,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日前组织召开企业家线上恳谈会,共同分析研判当前行业问题, 谋划后续举措。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福建新华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代表参会。

据介绍,我国一季度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尚可,生产、销售、出口等均有所增长。4-5月,行业遇到销售遇阻、物流不畅、订单下滑、信心受挫,以及新疆棉等一系列问题,经营风险增大,不确定因素增多。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很多企业迎难而上,通过尝试多种途径苦练内功,如销售途径多样化,狠抓经营管理,提高设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让节能降耗水平更上一台阶,加强与海外客户的跟踪和服务等等,同时更加关注资金链的安全问题,趋利避害,防范经营风险。

总体来看,棉纺织行业纺纱及织布装备逐步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纱、布产量基本稳定。2021年,棉纺织行业迎来近十年最好年景,纱、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和6%左右;棉纤维和非棉纤维用量分别较2020年增长17.5%和21.4%,差异化纤维应用更具竞争力。2022年1-4月,设备利用率下降,纱产量处于负增长状态;销售量萎缩,同比降幅明显;内外棉价差波动剧烈,5月份以来平均倒挂5200元/吨左右。企业复工复产方面,6月1日调研显示明显有好转,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56.5%的企业开台率在90%以上,较5月18日调研增加11.5个百分点。

头部企业家建言献策

在恳谈会企业家交流环节,参会企业家就1-5月企业经营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第三季度的市场预期、对产业政策的诉求和建议等发表看法。

经营情况

今年前五个月,多数企业各项产销数据同比均有所下滑。受疫情影响,内外需求疲软,消费端购买力下降,内销和外贸市场订单均有所下滑。同时,物流受阻,产销不平衡,库存压力加大,资金链压力加大。虽然遇到较大困难,但企业为保就业、保障职工生活,都在坚持生产。

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原辅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今年棉花价格比去年同期涨幅60%以上,产品价格向产业链下游传导受阻,终端无法接受,各项要素成本增加(疫情防控成本、运输成本、单位产量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管理费用等),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企业家们普遍认为,市场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做好较为长期的应对准备。

有效举措

应对疫情: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反应能力,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疫情期间采取三就原则(就地生产、就地就餐、就地住宿),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降低库存:员工轮休,错峰生产,降低库存。对于轮休员工给予适当补贴,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凝聚力。

狠抓销售:主动出击,让利不让市场,订单应接尽接,满足生产需要。全力捕捉信息,了解行情,掌握动态,全员销售,打好短平快战役。

产品创新:瞄准市场高地与细分市场,加强供应链研发合作,并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与保护。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差别化、高值低耗产品。

市场拓展:在出口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内销市场比重,同时努力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

苦练内功:眼睛向内看,强长补短,筑牢根基,做好基础管理,做好每一单。通过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深挖提升潜力,全面开展对标工作。

技术改造:立足长远,不断进行设备技改,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诉求建议

科学防疫:建议地方政府对疫情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在疫情反复突发的影响下,防止一刀切,保障物流畅通,保证企业正常开工。

政策落地:加快各项稳经济政策落地,让优惠政策真正的落到企业。向传统制造业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疫情期间有关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政策减免力度,降低电价等要素价格,减少企业成本。

原料保障: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高度,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举措,保障棉花、非棉纤维的供给与匹配,实现原料的稳定与安全。

规范市场:规范行业企业市场行为,避免恶性竞争。

配额分配:棉花配额应倾向于有出口资质的企业,改变一般贸易配额分配偏少,加工贸易配额使用方式又受到限制的困局,希望分配规则有所调整。

国际物流:受疫情影响,原料进口及国际快递物流效率低,时间长,希望能尽快改善。

鼓励消费:建议出台纺织品服装消费鼓励政策,从消费者层面引导新疆棉制品等产品消费。

银行融资: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加大银行对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并避免因抽贷给企业资金链造成冲击。

政策支持棉纺行业稳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指出,棉纺行业是稳就业、稳外贸、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行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棉纺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外需求不足、各地疫情散发等多重压力,给我国棉纺行业稳定发展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他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棉纺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推进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增强棉制品质量品牌竞争力,推动棉纺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表示,当前行业困难既有短期疫情影响,也有行业结构性因素,原料价格处于高位,后道需求不足,各项成本高企,产业链开工率、产销率、利润率都出现下降。疫情影响是短期的,行业调整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过程。5月国务院出台了稳增长33条,国办也出台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行业的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中国的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支撑纺织的稳定发展。中国产业链的优势一直存在,行业抗风险、抗冲击的韧性依然较强,我们还是要坚定发展的信心。

下一步要继续加快推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棉纺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企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拓展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提高棉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介绍说,今年1-2月,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在上年同期较高增速的基础上仍实现一定增长,同比增长6.7%,两年年均增速达19.2%。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2382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3个百分点。全国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9%。出口纺织品服装502亿美元,首次在前2个月出口金额中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8.8%,出口规模创造历史同期新高。投资方面,纺织业增长36.3%、服装业增长46.2%、化纤业增长53.9%,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1.5、21.6和40.5个百分点。但3月份以来,纺织行业面临成本上涨、物流不畅、需求不足等多方压力,正经历开工不足、库存高位、利润缩减的阶段性困境。在疫情静态管理措施下,涉疫地区纺织企业和纺织品服装交易市场先后停工停市,原料入库、产品出库均有延误,造成订单流失、合同违约等问题,上游配套依赖于江浙沪地区的其他纺织企业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孙瑞哲指出,作为纺织工业的最传统领域、标志性构成,棉纺织既是基础性和支撑型行业,也是引领性和战略型力量。行业发展与国计民生高度关联,在纺织服装行业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如果说纺织工业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母亲行业,那么棉纺行业就是中国纺织工业的母亲行业。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占到全行业的1/4左右,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受到全球关注,在大国博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棉纺织行业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战场。

对于行业今后的发展,孙瑞哲提出,要有更落地的政策与更市场化的措施,并要更大力度促进内需,进行更有目的的努力。首先,要有效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让优惠政策切实落到企业,特别是对就业、出口优势明显的代表性行业,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其次,协调相关部门,建议在棉花配额发放、进口、流通等环节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措施,保障供应链高效运行;再次,更大力度地鼓励内需,建议采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信贷优化升级我国棉纺织产业链,促进纺织品服装特别是新疆棉制品的消费;最后进行更加有目的的努力,练内功、再布局,建议“有实力向上游走、有耐心向下游走、有胆量跨界走、看不清跟紧走”。

[]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