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享 绿色发展-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
——第五届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暨 第二届西南钒钛钢铁论坛在陕西韩城胜利召开
2019年6月15日,由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主办,陕钢集团龙钢公司承办的第五届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西南钒钛钢铁论坛在陕西韩城召开。来自陕西、山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40多家钢铁企业主要负责人、专家齐聚司马故里,围绕“协同共享绿色发展”主题,进行高峰交流和思想碰撞,共谋新时代中西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良策。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苏伟中,韩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喜,中国冶金报社社长陆闻言,世界金属导报社长付静,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邦绪,昆钢集团副总经理及云南省钢铁行业协会会长和智君,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丹力等领导出席会议。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西南钒钛钢铁论坛各会员单位300余名代表、专家及多家媒体朋友参加论坛。论坛由陕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世礼主持。
论坛主会议上,第五届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理事长、第二届西南钒钛钢铁论坛理事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峰致欢迎词。他充分肯定了论坛运行以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并指出,论坛的成功举办,一是打开了西部钢铁企业自我封闭之门,构建了开放新格局;二是搭建了对标学习平台,形成了比学赶超氛围;三是维护了区域市场秩序,建立了新型竞合关系;四是积极落实国家及行业政策,响应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表达了三个感谢,对论坛今后如何发挥作用、彰显作为明确了四项具体举措:一是进一步做实论坛,发挥论坛的服务职能;二是常态化发布价格指数,树立区域市场价格风向标;三是精准预判市场变化,巩固当前良好的市场秩序;四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思谋西部钢铁的未来。并号召各会员单位结合钢铁行业发展大势、西部经济发展特点和西部用钢需求,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构建西部钢铁工业新格局,为西部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张喜代表韩城市政府作了致辞。他表示,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中国“西部钢城”,是韩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中西部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保持定力、增强耐力,也要抱团取暖、精诚合作。希望此次论坛能够为国内同行、上下游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群策群力,聚智聚力,共同开创陕晋川甘建筑钢铁企业和西南钒钛钢铁行业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安民对1-4月份18家理事单位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标总结分析汇报;
陕晋川甘论坛常务副秘书长刘玉伟介绍了陕晋川甘对标交流体系;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对“我的钢铁网”黑色产业下半年市场走势作了分析交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新创作了题为《西部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参考》的主旨演讲,通过对国内经济形势和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对西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给出具体的建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苏伟中作了题为《对当前钢铁产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的主题演讲,就钢铁行业产业发展形势作了分析研判和展望,并希望钢铁企业坚定信心,结好联盟、搞好布局、做好环保、产好钢材;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对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作了解读,给西部钢企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想法、新思路。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陕晋川甘西部螺纹钢指数,杨海峰对发布陕晋川甘论坛西部螺纹钢价格指数的初衷、目的及意义作了说明,有效落实了论坛内容“共融 共建 共享”的初衷。
会上还举行了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西南钒钛钢铁论坛下一届承办单位的交接仪式,山西立恒钢铁和昆钢集团分别接过了论坛会旗,山西立恒钢铁总经理张天福和昆钢集团副总经理和智君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下午,论坛协会分别召开了陕晋川甘高峰论坛和西南钒钛钢铁论坛两个高层闭门会议,及铁前技术专题会议、钢后技术专题会议、销售交流会议、供应交流会议等四个分论坛会议。陕晋川甘高峰论坛高层闭门会议对西部钢铁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钢企兼并重组和国企混改、论坛运行的成果固化及下一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四个分论坛会议分别围绕主题进行了优秀企业经验分享和专题交流发言。
本次论坛参会人员还深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进行了“美丽钢铁 绿色发展”主题参观,现场观看了龙门钢铁职工行鼓表演,体验了aaa级龙门钢铁景区的特色钢铁游,感受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美丽和魅力。
会前,杨海峰还接受了《中国冶金报》《世界金属导报》等媒体的专访,就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更加有效地服务企业等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本次论坛为期一天,是两个论坛首次联合举办,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此次论坛以“协同共享 绿色发展”为主题,主要目的是引导钢铁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千载难逢的制造业发展机遇,积极适应钢铁行业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常态,推动钢铁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